前言看今思古
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都来自可信赖的来源,详情已在结尾处详细说明。
前言
就在8月1日特朗普签署新关税行政令那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消息:“这周在斯德哥尔摩的会谈推动了我们与中国的交流,我相信我们已经准备好达成一份对我们两个伟大国家都有好处的协议。”
“伟大国家”这个词,根本没出现在他平时对华的说辞里,就像个炸弹一样在华盛顿炸开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条推文刚发出去,竟然迅速被删掉,官方解释说是“图片上传出错”。
十几个小时之前,这位财长还在镜头前硬邦邦地说“美方绝不后退”,没想到不到一天,他的立场就完全反转,甚至还透露原本准备的那12项对华制裁措施“不会再实行”了。
从关税威胁到“伟大国家”的奇幻转折
2025年7月27日,特朗普在苏格兰高地上笑得像个开心果,他刚刚接过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递来的1.3万亿美元大礼包,转身就对媒体说:“美国很快就会和中国搞个协议,我挺高兴看到这个局面。”
话还没刚说完,中方就泼来一盆冷水,外交部发言人当天直截了当地表示:“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条件达成协议。”这回应如同一针,狠狠地刺破了特朗普刚刚鼓起的那点自信心。
谈判桌那边的斯德哥尔摩,气氛紧张得不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刚刚说:“用稀土换关税让步。”结果被中方代表一句话回绝:“经贸问题不能政治化。” 美国还试图把“中国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绑在一起,中方立刻亮出底线:“中国的能源安全绝对不能谈。”
僵持到了深夜,美方突然掉头妥协,7月30日凌晨,双方宣布将原定8月12日到期的24%惩罚性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
就在贝森特回国的飞机上,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刚对记者放话说“中国经济正在缓慢崩溃”,转头就上社交平台把中国夸成“伟大国家”,还爆料说自己取消了12项对华制裁措施。这般变脸速度,连华盛顿的政客们都忍不住感叹“真是罕见”。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特朗普在同一天签的总统令里,列出了“对等关税”清单,印度被标了25%,巴西10%,越南20%……而一向被美国视作“系统性对手”的中国,在92个国家的关税名单里,居然“没了踪影”。
美式大棒下的“纸老虎”
特朗普那挥舞的关税大刀,看似气势磅礴,其实已经开始失去锋芒。当他高喊着“让盟友归还偷走的钱”时,美国企业却在仓库里为堆积如山的液化天然气罐发愁,到了2025年6月,美国对华原油出口直接归零,和去年同期8亿美元的订单差距一下子拉开了大幅度的差距。
关税这把子弹早就打穿了美国自己的鞋子,洛杉矶港第二季度的货运量猛跌了22%,1.5万码头工人得面临裁员的命运。美国零售商因为关税带来的补货费用,已经占到这个季度计划的15%,一家杯壶品牌的创始人直言:“今年光关税就多付出了四千万美元!”
通胀的数字又揭穿了那些虚幻的假象。美国劳工统计局6月的CPI同比上涨了2.7%,比5月又多涨了0.3个百分点。美联储的褐皮书里直截了当地写着:美国企业都在把关税带来的成本直接转嫁给了消费者。
中方的反击让白宫感到不舒服。当贝森特声称要对从中国购买的俄油加征100%的关税时,中国依旧每天进口大约200万桶俄罗斯原油,还能享受到比国际市场低到25%-30%的折扣。美方一边炒作“稀土供应链出现危机”,中国却悄悄收紧了石墨出口,结果美国电池的成本一下子就蹿上去了。
美国防部的报告一出,漏洞就显露无遗。F-35战机因为稀土断供,成本一下子涨了18%,导弹库存也只够打8天的仗,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可忍不住了,军工产业链被卡得死死的,比贸易逆差还要麻烦得多。
中国底牌与特朗普的算盘
特朗普政府态度突然转变的背后,暗藏着一些让华尔街头疼的数据。中国掌握了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控制着87%的美国防工业稀土供应,手里还握着7500亿美元的美债持仓以及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随时都能对美元体系产生冲击。
这才是真正让贝森特改口的推手,路透社曝光的内部乱象也让美国方面挺难堪。美国商务部的上千份出口申请堆成山,管理上的瘫痪,让工作几乎停滞。英伟达在算力芯片安全问题被中国网信办约谈之后,股价也跟着一跌不止。
企业用行动表达态度,更能说明问题。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波音商用飞机的总裁带着20人的团队直接赶到中国;而高通的CEO时隔四年再次现身上海紫光展锐园区。资本家们比政客还明白,不抓住中国市场,不是少赚点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未来的走向。
关税休战背后的全球棋局
特朗普这位商人性格在关键时刻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曾豪言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结果最后只收了10%,原因搞笑得让人忍俊不禁。原来他搞错了贸易数据,以为美巴有个巨大逆差,实际上是巴西对美国的逆差达几十亿美元。这个“数字失误”也暴露出他的决策逻辑:利益只要足够大,态度随时能变,毫不犹豫。
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捞到了面子,他推出的“分层关税”策略,成功地让盟友们舔了脸。韩国同意征收15%的关税,且对美国的商品实现了零关税,还答应投资3500亿美元。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也纷纷签署了各自不同税率的协议,看来他这招还挺得手。
联合国的报告揭露了关键问题,全球贸易变得更加碎片化,各国私底下都在吐槽美国那“关税大棒”政策。虽然欧盟签了协议,可内部还担心企业成本会变高。日本的公司因此担心供应链会出漏洞,韩国制造行业也直接抗议那些不公平的条款。所谓“孤立中国”这说法,不过是特朗普的幻想罢了。
尾声
八月的华盛顿闷得让人喘不过气,贝森特那句被删掉的“伟大国家”推文,就像一滴水滴进滚烫的油锅里,顿时激起一阵火花。
自2018年起,特朗普就对咱们开打贸易战,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个道理,关税这招大棒挥向中国时,先被飞溅出来的碎片刺疼的其实还是美国自己。从波音高管直奔中国,到高通的CEO拜访上海,这些资本的决策比那些政治口号更加真实靠谱。
洛杉矶港堆起来的集装箱里,装的其实是美国消费者多付的那部分账单,以及五角大楼武器库里缺少的稀土,牵动着军工巨头的敏感神经。当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13%的时候,“去美国化”早就不再是空喊,而是每天都在海关通关的货轮上发生的现实。
这场较量没什么童话里那种双赢的结局,只有在看清楚各方拿到的筹码后,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行事。特朗普得到了能让支持者满意的“胜利条款”,中国则守住了能源的掌控权和制造业的基础。不过,真正的赢家也许是那些稀土工程师和芯片研究员,他们的工作台直接连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命脉。
当美国人盯着涨价的日常用品皱眉头时,硅谷的CEO们也正为失去中国订单愁眉不展,这贸易战的账单,迟早会压到普通民众身上。
宝盈优配-股票配资官方公司-配资炒股官网开户-配资炒股网站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