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8月10日-15日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将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
田径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上海田坛人才辈出
本期体“谈”记忆
小体就与大家一同分享
三位上海田径运动员的传奇经历
长跑冠军何宝山
1935年春季,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两万米越野长跑赛,各地前来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一百余人,其中不乏高手名将,包括当时著名的长跑运动员金仲康、张良、王正林等。
这场比赛,朱泾体育场也派了一名代表何宝山参赛,但只是出于观摩的目的。何宝山是体格强壮且酷爱长跑,工作中他也是吃苦耐劳,且有着过人的毅力,坚持每天从朱泾到松隐(相距约7公里)沿公路来回长跑,从不间断。
比赛当天早上,体育场负责人和一位体育教员一起,陪着何宝山去到比赛起点江湾体育场报到,还特意把上届冠、亚军金仲康和张良指给他认识,鼓励他尽可能紧跟在他俩身后,争取取得好成绩。
九点整,发令枪一声响,比赛宣告开始。不久后,马路两侧的观众突然传来阵阵欢呼声,原来是一位身穿绿色运动背心的选手遥遥领先,胸前赫然写着“金山”二字,最终何宝山猛地一个冲刺越过了终点线,夺得冠军。
何宝山仅以一名业余长跑爱好者的身份,就在全国性的万米越野长跑比赛中压倒群雄、荣获冠军,这也引得当时各大报上都登出新闻报道和照片,可谓轰动全国。
跳远名将张嘉夔
张嘉夔出生于无锡,他自幼喜爱体育,18岁就成为梁溪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此后,他又被发掘出在跳高、跳远项目上的突出能力,曾在1934年远东运动会的跳高、跳远项目中取得好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张嘉夔曾三次参加全运会,先后多次打破全国跳远纪录,并获得三级跳远的冠军,被称为“中国跳王”。据记载,1935年6月,张嘉夔在比赛中跳出7米09的成绩,成为我国跳远项目中最早跳过7米大关的人。
1935年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上,张嘉夔代表上海参赛,以14米125获得三级跳远冠军
1936年,张嘉夔赴德国柏林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中,他参加了跳远和三级跳远两个项目的比赛。张嘉夔曾与老友提起过他的奥运历程。他说,到了柏林第二天就要比赛,“人上场的时候,脚底还在打晃,头还在晕”。回来的时候连路费都没有,最后只能靠足球队沿途打比赛,挣了些门票钱才回到祖国。
张嘉夔的档案
此后在1939年上海万国运动会上,张嘉夔又击败了日本选手,获得跳远冠军,为中国争得荣誉。个人运动生涯结束后,张嘉夔也心系体育事业,他在上海上了大学,毕业之后回到无锡一所高校担任体育老师。他毕生从事体育和体育教学工作,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以及体育教学、科研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长跑元老黄胜白
“白虹田径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滩上的一支民间体育队伍,黄胜白便是其中一员。黄胜白跑步时姿势优美,全身肌肉放松、肺活量大,步幅大、频率快,最大特点为耐力强、毅力足,更是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训练。
白虹田径队合影
上世纪20年代,黄胜白参加上海国际竞走赛,获得第四名。1922年,他参加第一届国际十七英里马拉松长跑,荣获季军。1923年参加第二届国际17英里马拉松跑,荣获亚军。1924年担任上海万国运动会径赛裁判长。
黄胜白参加十七英里马拉松赛跑
而在白虹队举办的多次比赛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是1933年与精武会联合举办的沪杭越野赛。这年4月中旬的一天清晨,由苏、浙、沪各地20多名田径好手组成的长跑队伍,从上海的老西门出发,沿沪杭公路奔驰,展开角逐。抵达海盐县境内时,大雨骤降,不得不停宿。次日清晨又从海盐出发,经海宁、杭州良山,第三日方抵达终点杭州西湖纪念塔。最先跑到终点的白虹队员黄胜白、李雅谷分获此次比赛的冠亚军,杭州选手单邦宝夺得第三名。
此后,黄胜白曾在上海女中、道中女中、陕北中学任教体育,并在沪西光新中学退休。他曾对学生和同事说:“黄胜白者,‘黄’种人胜‘白’种人”,具有中华民族自强的含义。”
宝盈优配-股票配资官方公司-配资炒股官网开户-配资炒股网站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